首次创业的朋友都会碰到这个问题,纳税时遇到纳税主体的归类,到底是一般纳税还是小规模纳税,这个问题有不少客户都有疑惑,两者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儿?今天就跟着永顺财务一起来看看,一般纳税主体跟小规模纳税主体之间的差异,建议收藏哦。
首先,在资格的认定上面,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如果说一家公司其主要从事某一类产品的生产或者是提供某些技术以及人员服务的,当企业的年度营业额超过了100万元,就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主体,否则就属于小规模纳税主体;如果是从事商品的零售和批发,一般纳税主体的标准是年营业收入在180万元之上,低于这个金额便属于小规模;常规情况下,从事商品加工制造或者是产品贸易类的公司,如果一年的营业额超过了180万元,就属于一般纳税主体,否则的话就属于小规模。
其次,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主体的差别
当采购产品时,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在记账处理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别,小规模主体的进项无法抵减并且只能开普通发票,财务处理时就没有了税金科目的处理;销售某种产品时,两者的使用的税收废铝差别也比较大,一般纳税的收费率是13%和17%两种,而小规模的费率基本上是4%或者6%,一般纳税主体开具的专票,但是小规模只能够开普通发票,也就是销项税在小规模注意上无法抵扣。
相比您现在对一般纳税和小规模纳税的区别已经清楚了吧,希望能够为您带来帮助,如果您还有有关财务财税、工商代理方面的疑问,或者有需求财务代理公司协助,欢迎您致电深圳市永顺财务,我们将为您提供悉心的解答和专业的服务。